2005 dec.

繫念
11 Oct 2005

一、
我們這個時代,還有沒有出版「通信錄」的可能和意義?

二、
已經不再很純粹很單純了,甚麼「漫畫+CD」、甚麼「對角」、甚麼「圖文互涉」、甚麼「交叉」、甚麼「crossover」......

三、
我想找幾片薄薄的木板,在上面畫漫畫。

四、
終於更新了連結頁,多了許多人,請點擊

五、
關於森林的電影看過許多,印象較深刻有Medem的《極地戀人》、黑澤青的《大樹精靈》。真正的巨大的森林去過一次,小的樹林也有一次,不過讀得最深刻還是近期才發現的吳煦斌。這刻的確非常睏,但仍想說一句,她的小說對我來說,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閱讀
12 Oct 2005

正在閱讀哈維爾的圖像詩《反符碼》,非常興奮。或者也可以很low-tech地在網站一試,這種被包圍的感覺:

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個人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集體

又例如: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不知道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

欲望
13 Oct 2005

報紙都是舊聞,我把隔周的舊報剪下,剪下來的都不是時事新聞,不是不瞅不睬,消化卻是吃力的事,所以晚上在電視上看見論政的人在論政,我總會恍然大悟地啊啊啊幾聲。

我想買個儲物櫃,能方便我有系統整理資料的那種公司櫃。實在有點想搬出來獨居,挨那幾千蚊租,為的是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把心中一直注視的各個藝術家在報刊發表的東東剪下存起,把那些雜誌的驚人的攝影撕下來存好,更要整理幾箱凌亂的照片簿,怎麼說,我的眼睛無論如何都很demanding。這樣子下去,將來要添置那種貨倉用的貨架,才能把所有書本雜物井然有序地堆起、排列。

有時想大了,我想找到一部油印機(不知如何找到,有沒有人會棄置這個?),自行學懂操作,自行學會油墨的各種特性,自行以最low-tech的技術搞最高質素的出版,這個行不行?陳米記的出品有時是很奇妙的示範,那些壓印的拍子簿,只限印幾百本。

我開始會喝罵自己:「咁叻不如開公司吧!」如果是為了貢獻,創業不是壞事,但顧慮可比常人多許多。例如不要浪費紙張已經是很大的學問,例如跟共事的人各展所長又不分高低又是另一回事,又來這一句:如果只是錢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了。

 

為什麼要討厭迪士尼卡通人物
22 Oct 2005

阿德傳來這人的畫作,名叫Henry Darger,上回他把那奇書帶來觀摩一番,才省起那是我曾在旅途中匆匆瞥見但又沒有買下的一本。

我們都愛怪裡怪氣的畫,我們都反對所謂「畫工」的概念,反對「畫得似」的表達。畫一個比例不符的身型,從這個不符比例的某一個點上找出美感,從失衡的狀態找出平衡,或從平衡的狀態中找出畫面失衡之美,這個有甚麼不對?

為甚麼人們往往不接受這種表達?阿高為教科書畫插畫(記著是插畫,不是插圖!)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在人物的面上加上雀斑、或者在人群中加上一個斷肢的人,即通不過編輯那關。我能說甚麼呢?這個說明甚麼呢?香港的美術教育也只是意識形態的教育罷了,的而且確失敗了。

畫一個比例不符的身型,如何?你說你不滿意嗎?我真的好想好想破口大罵:「你家下係咪唔接受自己高低波、大細波先!!」或「你家下係咪接受唔到自己條雞巴彎埋一邊先!!」畫畫從來不是畫得似不似,而是能否畫得獨特。獨特是只有你一個能畫得出這樣的畫,而沒有人能取締。這是註定的孤獨。

從失衡的狀態找出平衡,或從平衡的狀態中找出畫面失衡之美;在具象與抽象間尋找出一個張力,這個張力就是美。

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莊子•外物》)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周易略例•明象》)

作畫而忘象是最高的要求,但漫畫這個作為太注重角色造型的媒介,我想這個拉扯比其他媒介更為劇烈。

但是,這個世界當然不乏虛偽的稚拙,造作的單純,與真正單純的稚拙之距離實在無可相比的,例如Q版人物,真的可以去死的了。可以想像他們是一種完全沒有自我掙扎過的快樂植物人。至於經過一番黑暗煉歷才走出畫畫的道路的幾米,為什麼他仍然只能畫到這些,就真是令人費解。但是,起碼,我們真的再有多一個理由反對迪士尼了──

我們可以大概算一算身邊熟悉的漫畫/繪本人物,辨出哪些造型的觸感能表現出這個拉扯張力而又不虛偽、哪些人物沒有這張力甚或假天真。前者:丁丁、叮噹、小丸子、花生漫畫、阿德(加多三粒星及大叫三聲)、John Ho、Miffy、宮崎駿主理的宮崎駿作品、小學時代的足球小將、達達榮早期;不能者:Hello Kitty、米奇老鼠、白雪公主、(我最討厭的) Winnie the Pooh (喝多三聲倒采!)、所有迪士尼人物(食屎啦!)、非宮崎駿主理的宮崎駿作品、Carrie Chau的大頭人、Oychir的過度雕飾、 中學時期的足球小將、小忌廉、達達榮後期。

 

地標
29 Oct 2005

春卷在Fabrica的展覽,那一株樹,何以作為地標,我不懂怎麼為心愛的事物辯護。我對他們說我喜愛它的形貌、它的不規則的美感和生態。「跟香港的關係?」之類的問題變得很功利。

後來我想,樹並不是特定時空的地標,而是永恆的地標,譬如你狠心把北角屋村拆了剷除了,剩下不會剷除的正是那一棵大樹。它的歷史它的見證,比任何一座石屎樓或扮潮玻璃物更實在。一個人因為一棵樹而對他所居住的環境發生感情,我想這就是吳煦斌筆桿下追尋的「更廣大的家居」的意義。咁係咪浪漫o的先!

為什麼要討厭迪士尼卡通人物(續)
31 Oct 2005

對較早前「為什麼要討厭迪士尼卡通人物」一文,留言板討論甚多,得罪人家,現在先一併將留言貼在這裡補充想法。稍後再談。

劉莉俞,28Oct:
李先生, 我對你那篇隨筆感到非常不舒服。我是oychir的摯友快十年,從以前到現在她二十,仍舊一樣正義純直。自小讀寫困難,但她現在已經是作家,很能夠將抽象思維立體的表達出來,我感受到的,是有如古辭無言獨上西樓般的幽情。再者 oychir是我看過真真正正愛畫畫的人,她將畫畫看作與神溝通的心靈吟唱。 oychir幾次親自問你對她的畫,有什麼感受,你不說。此刻你通過那篇隨筆,確實武斷又迂迥。

智海回:
我跟達達榮相識也有八年,我也不跟他客氣。昨晚我也收到Oychir的電郵,我回了她,補充了我的想法。實在不是針對她個人,我不懷疑她的熱切和真誠,而是不同意畫面的表達手法。或者我言詞不夠準確,引人誤解,現在我改了是她的「過度雕飾」的問題,是這份過度雕飾令人覺得畫得太過刻意,反而表現不出作者內裡的真誠。她親自問,我沒正面回答,是因為彼此太太太太陌生,我不是那種只見面一次兩次每次交談一二句,就能/願意表達深層想法的那種人(更何況她每每都問我與我共事的朋友的事情,我就更加不想透露太多或會牽連商業秘密的事務甚或在人家背後的Gossip囉!),更不懂得在工作坊的場合做好所謂「老師」的「居高」角色「向下」發出評價,恕我不會面面俱圓,我承認這是我的個人問題,請見諒。

說回她的畫,我在她的畫中所看見的表達是:太過在意別人目光的注視 (過度雕飾使得意義推往表面而非進入深層) 而無法聽見自我內在的呼聲、無法拿準那個真實的自我;那些飛舞的線條並不指向意象的尋索和捕捉,也無助於讓人進入想像世界的中介,而變成干擾的噪聲,沒法進入寧靜。

而我卻認識寧靜是一種必要的準則(參看舊文),再看區凱琳的畫、朱興華先生的畫、遠至Amanda Vahamaki的畫、Jenni Rope的畫、Dominique Goblet的畫等等,都存在著這份寧靜。這個寧靜不是表面上的簡約(註:小心!「簡約」與「貧乏」只隔一線!),它是厚實的、溫婉的、內在的、持重的一種靜態。

當一個畫者,在每一條線、每一個pattern、每一下落筆的走向中,詢問自己:「這個pattern是從何而來的?這條線的走向我是受哪些我曾看過之物的影響所產生的?」唯有弄清這個問題,狠狠地拋棄那個你曾見過而影響你畫法的形象,那一個更純正的內在的自我自然會浮現出來,更自然而然表現於畫中。
再說,譬如「直率」的「直」,是一條直線的想像來的;「婉轉」的「轉」是一條曲線來的。文字與圖像在許多時候有相通的共性。你所認識的Oychir為人直率純直我並不懷疑,但筆下密集的花邊扭曲的線條,卻並不貼近她的自我。這個矛盾正好表現在那些「噪音」之中,其實我可以想像她作畫時的痛苦的掙扎,正如她向我說過的。

這些就是我的想法。其實她很年輕,我把她來跟先行者比較其實不大公允,出書從來不是隨隨便便的大事,出版是作者面向公眾的某種承擔,希望不要介意這麼迂迴的批評,我卻看這是交談和策勵的方式。共勉之!

可洛,29Oct:
我不會畫畫,但基本也同意你對寧靜於創作層面的看法。自問小說的功力未夠,是因為寫小說內心有時仍難免凌亂喧鬧;相反寫詩時卻很平靜(為詩集趕寫的詩也有點急和噪,但最終也克服了),故此我對自己的詩比較有信心。 這也許源於小說的敘述意識太強,跟詩作的呈現的本質不同。你說到畫畫不在「形似」,小說敘事時人和物的陌生化有時就阻礙了敘述,相反在詩作裡我會做到你說的「拋棄那個你曾見過而影響你畫法的形象」,只是,我用文字來作畫而已。

Aki,29Oct:
智海大師,我覺得你講得對啊,畫野既時候要丟棄從前影響我地畫法的形象,如果自己心中有形,就好難再有創新和創造力。我自己本身都覺得香港美術教育唔好,一個細路畫完一幅畫,老師一定係講[似唔似],唔似就等於唔靚,唔好,無價值。咁樣就扼殺左一個細路對美術的志向,但其實唔似又點呢,係畫姐,一定要似架咩?每幅畫就係要畫出唔同既野,咁先獨特同有自己散發既畫味,我覺得係咁。

施樂,30Oct:
我不認識智海或oychir。 智海先生對劉莉瑜的回覆,表達了對畫的個人看法,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一開始,就以這種方法予以「對話和策勵」,應該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個人也很喜歡智海的畫作及隨筆。在這地方,從事藝術創作的不多,作畫的更少。我可以想像,若我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受到作為「老師」的先來者,在個人網站這樣一個公開地方,被人歸入偽天真及其他幾個貶義的形容詞之下,而又缺乏相應的解釋,心?埵釵h難受。又有沒有想過,智海的fans看到後,可能以後凡有oychir的作品都不屑一顧。批評是必須的,也明白智海先生該是為了關心才會作出真切的評語,若是以後來回覆的說法去說明,相信才會達到使被評者更知道自己被批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上路的目的。明白智海所說不想在「老師」的身份上「居高臨下」地給予評語,可是,在個人網站,作出這樣概括的評語,似乎已運用了比老師更大的權力在其中。我不懷疑智海良好的動機,一切只是表達的問題。對話和策勵是必要的,勇於表達的聲音也是必要的,只是,智海先生已不是寂寂無聞的人,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是否所言所行應加以深思,想及後果? 若有得罪之處,請見諒。 p.s. 在此也希望向oychir說,我看過你的畫,華麗不一定等於虛偽,也不一定是過分的雕飾,線條之間也可看出不安的內在,智海所說的探尋內在也許是摸索前路的其中一個方法,請繼續努力,這世界上有許多不同風格的畫,都有其價值。

Someone too influential to leave his name here,30 Oct:
施樂, 劉莉俞etc... when many of you are calling chihoi "master" or "mr lee" or seeing him as a "influential" artist so carelessly, who is the one making sense of, or giving a pass to this "authority" issues or stance you are complaining about? you might have known chihoi through those distorted, mediated stuff on magazines and tv, or gossip and weekly coloumns done in a haze... but have you realise an author of any sort only speak through his/her work, to no one but anyone? a website is just a website, at best a discussion platform, but often it turns into a farcical form of theatre or even worse, a public opinion poll.,.. you come here with a few clicks and spit out your words and expect the webmaster take care of your grow-up issues???who in your life have ever said to you the road of being serious about your own art work is a easy free ride?? who the have ever told you that your "teacher" will always guide you?? no body have said that! if you want to believe that kind of stuff to make your life easier, why don't you instead start look into yourself for things you want to accomplish, they are all inside you! not from anyone's hands. don't waste time going around asking other people to look after you, give you advice or encourage you...SO let us all try to let go of our demand and wishful thinking and talk, and discuss here, i have seen many other forums ruined by this kind of tension. a writer is a writer just because s/he writes; a painter is a painter just because s/he paints. nothing else.

施樂,30 Oct:
someone too influential to leave his name here: 你大概誤解了,不是照顧的問題。沒有人需要被照顧或照顧他人,是所表達的文字是否負責任的問題。正如上個留言所說,板主在回覆?堨[以引伸和解釋,是絕對沒問題。別太緊張,不過是一種討論。 webmaster有絕對的權利對我等留言不屑一顧,我發言的出發點只要表達對此事的觀點。任何人都可以有絕對的權利不屑一顧。在層面看來,根據你的說法,我也只是個writer. 我並非要把這釀成罵戰。絕對沒有這個意思。若說了什麼逆了你們的耳,很抱歉,我不會再來留言。

智海,31Oct:
謝謝各位留言,其實大家都對我太客氣了;也許我低估了自己,我不是大家心目中想像般偉大的人物,只是一個畫東西寫東西的人罷了。

施樂指,我在whisper版沒有說明我對Oychir等作者不悅的背後原因而後才在留言板解說╱沒有在Oychir當面問而後在自家網站發炮的問題,我也覺得自己不大禮貌,請原諒。稍後我將把這幾個留言一併貼回whiser版,以作補充。

然而,之所以為什麼我對「得得意意」或「扮可愛」之畫風狠下批評,不是因為我對單一作者的不滿,而是對應著近年整體情勢的問題,這個稍後再談。現在我要趕工。

 

 

<<home

Tai Po, Hong Kong. 2005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